合陽縣黑池鎮南社村是一個久負盛名的傳統村落。一條條筆直清潔的巷道,一排排坐落有序的民居,一行行碧綠滴翠的樹木,那文化廣場、文化活動中心、烈士紀念碑,那村史館、雷公祠、呂祖廟等,把這個普通村落裝扮得如此美好。還有那世代相傳的秋千文化,促進了村莊的和諧,凝聚了民心。
南社村確實古老。從保存完好的雷鄒兩家族譜上看,雷姓入住南社的始祖天林公,時間在宋代早期,距今近千年。鄒姓始祖是宋代紹興年間“掘開其泉,緣土地肥沃,曰南社村是居焉!睕r且村里還留有比雷鄒兩家更早在此居住的王姓、楊姓和黨姓人家居住的遺址,可以說明,這是一個千年古村落。
南社村鄉賢輩出。雷家一門忠烈,世代英杰。有的精忠報國,屢建奇功;有的舉賢薦能,流芳千古。僅宋代,十一人彪炳青史。高祖雷德驤為宋代開國元勛,官至大理寺卿,人稱“諍臣”,勸諫皇上,彈劾宰相,怒斬國舅的故事婦孺皆知。到了清代,更是人才濟濟,雕塑家雷玉山,書法家雷謙,解元雷景鵬,生員雷用清都是享譽一方的賢能之士。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鄒家的好后生鄒陽虎為搶救落水村民英勇犧牲,英雄的豐碑矗立在南社人民心中。
南社人的文化情懷高遠。昔日的南社村廟宇有十多座,個個殿堂巍峨,香火旺盛。興教寺、利寺塔建筑風格首屈一指,文昌閣、摘星樓深受飽學之士青睞,承德書社遠近聞名。建于明萬歷年間的雷公祠是該村重要的文化建筑,行祖堂、雙興堂、追遠堂、篤親堂、五福堂等分別是雷鄒兩家傳承祖德族訓的重要場地。每逢佳節,村民們都要熱鬧一陣子,祭神廟、拜祖祠、蕩秋千、扭秧歌、鬧社火、唱大戲,各種群眾性的文化活動一個接一個。這一切,無不滲透著南社人向上向善的文化情懷。
南社秋千無愧“天下第一秋”。從宋代雷簡夫在宮廷帶回圖案,南社秋千經過幾十代人的傳承創新,已經屹立于世界秋千之林,扛旗秋千的雄偉高大和玄妙,刷新并保持了扛旗世界紀錄。秋千既是南社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南社發展旅游事業,建設文明富裕新南社的金字品牌。
一個充滿生機的傳統古村落正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展翅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