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縣堯山中學是蒲城籍的愛國將領楊虎城創辦的一所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省級重點中學,無論在渭北、在陜西,還是在中國的現代教育史上都具有特別意義。校址原為蒲城堯山書院、金兀術紫禁城的舊址。1934年,楊虎城將軍秉承“教育救國”的信念,寄予家鄉后昆崛起的期冀,改變中華貧困交加面貌的志向,在家鄉修建了堯山中學。
堯山中學歷經風雨,數易其名:1934年初名“私立蒲城堯山中學”,1937年改名為“陜西省立蒲城中學”,1949年更名為“陜甘寧邊區東府分區蒲城中學”,解放后更名為“陜西省堯山中學”,1958年改為“蒲城縣堯山中學”至今。早在上世紀60年代,堯山中學就是陜西省首批辦好的10所重點中學之一,1985年被重新確定為省級19所重點中學之一,2004年被認定為陜西省標準化高中,2012年被陜西省教育廳命名為陜西省示范高中。
堯山中學自創建就將教育救國列為己任,努力為國家培養人才,由是聲名鵲起,先后得到眾多著名人士包括政府要員的注目: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何魯麗、以《白鹿原》榮獲茅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陳忠實等先后為學校題詞,其墨寶被刻于堯中文化碑林之中,受眾多學子瞻仰。1986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的習仲勛(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之父)同志親筆題寫了“堯山中學”校名。
堯山中學秉承“愛國、進取、求實、創新”的校訓,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和奮斗,學校辦學條件日臻改善,規模不斷壯大,育人環境優美。學校占地面積158畝,建筑面積45015平方米;在崗教職工340人,專任教師262人,專任教師中有研究生、大本學歷256人,學歷合格率97.7%;現有學生4000余人,80個教學班。近年來,學校在各教室安裝了以數字投影機為終端的網絡教學系統和有線廣播教學系統;建成完善了電子備課系統和校園網絡;建成標準塑膠跑道操場。注重文化建設,先后興建了堯馨園、時代科技園、文化墻等。校園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學子們讀書的好地方。2012年開工建設綜合實驗大樓,該樓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總設計6層,設有化學、物理、生物實驗探究室、生儀器室、藥品室、美術室、書法室、歷史實驗室、地理實驗室、通用技術實驗室、多媒體演示教室、計算機教室、視聽閱覽室、心理咨詢室、社團活動室等數十個,為培養全方位人才發揮積極的作用。
在多年的教育中,堯山中學始終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秉承傳統,繼往開來,在多年優良傳統和文化積淀的基礎上,將辦學思想與素質教育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以人為本,育德育才并重,一切為了學生終身發展”的辦學理念。促成了“敬業、厚德、啟智、求真”的教風和“勤奮、篤行、慎思、精取”的學風,形成了“嚴謹、樸實、和諧、向上”的校風,在社會上樹立了“求真務實、勤政廉潔、開拓創新”的領導形象;“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為人師表”的教師形象;“文明誠信、遵紀守法、全面發展”的學生形象;“設施精良、質量一流、文明和諧”的學校形象。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啟動了“名師工程”、“青藍工程”;教學上堅持課改精神,課堂結構三分制,致力推行“任務導學型”課堂模式,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在“育德育才并重,一切為了學生終身發展”的理念指引下,堯山中學不僅在教學上追求精益求精,將一級級優秀人才送入大學,成為縣域、市域萬眾歸心的名校并順利獲得陜西省示范高中的稱號,同時,在培養多素質人才的進程中也始終走在諸多高中名校之前。在堯中,有著空前活躍的學生社團,數量上百,基礎年級學生幾乎全員參與。每年,軍訓活動、才藝表演、書畫展示、手工制作展出、社會實踐活動報告等都得到眾多學子的積極參與,演繹充實著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學校教師在省、市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或省、市級以上學術會議上交流獲獎的論文共1000余篇。學校還十分注重課題研究,已承擔國家、省級以上課題多個并先后獲獎。
數十年來,堯山中學先后為國家培養了數以千計的有用人才,他們中有楊將軍之子、有軍區司令員、有全國政協委員、有著名作家、教授以及活躍于各個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后,還會有更多的人才從堯中走出。
學校先后獲得多項嘉獎,是全國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全國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陜西省文明校園、法治校園、陜西省國防教育十佳先進單位、陜西省基礎教育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陜西省德育先進單位、陜西省法治校園、陜西省科研興校明星學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生源基地、市文明示范窗口單位、和諧校園。
通訊地址 蒲城縣堯山西路1號
聯系電話 0913-7262813
0913-7262818